墨家为何彻底消失了?若墨家还在,中国科技如今又会是什么样?

墨家为何彻底消失了?若墨家还在,中国科技如今又会是什么样?

泓水之战后,宋国逐渐衰败,昔日的霸主地位荡然无存,接连不断的战争使得这片曾秉持仁义的土地遭遇重创。百年之后,墨翟出生在这片衰败的土地,可以说,他并没有生逢其时。墨翟是宋襄公的兄长目夷的后代,曾经拥有荣华富贵的家族背景。然而,随着乱世的到来,这些王朝承诺早已变得不堪一提,到了墨翟这一代,他已经彻底沦为平民。

墨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出身平民的哲学家,自称“布衣之士”,他早年当过牧童,也学过木工,擅长实操。相传他制造的机械武器甚至超过了鲁班的技艺。同时,墨翟虽然出身平民,却依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一度师从儒学,但很快就意识到,儒学的思想并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儒家秉持的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推崇等级制度,这与墨翟身为平民的立场相违背。

墨翟生活在春秋到战国的过渡时期,那时的中原大地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战争,春秋时期的大小战役就发生了近五百次,五十二个诸侯国先后灭亡。可以说,几乎每天都有两三场战争发生。在这片战乱不断的土地上,墨翟始终关注那些无力改变命运的平民百姓。他眼中的弱者并非贵族阶层,而是那些小诸侯国的百姓,那些流离失所的农民、小生产者和手工业者。

墨翟的心中,始终流淌着仁义的血脉,他为弱者发声,呼吁社会的变革。于是,他放弃了儒学的学说,开始行走四方,穿着草鞋,席地而坐,聚集人群反思儒学,传播自己的思想。随着岁月的流逝,墨子的思想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与儒学并列的主流思想之一。

墨子终其一生始终反对战争,提倡和平与公正,但他也未曾料到,当和平最终到来时,墨家却悄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末期,墨子的弟子们将他的思想进行了总结,并编纂成书,便是《墨子》一书。该书记录了墨子及墨家学派几百年的思想演变,成为墨家唯一传世的典籍。然而,由于墨家学说的早期消失,连《墨子》一书也仅存53篇,其中18篇已失传。

与儒家、道家那种篇幅浩繁的思想著作不同,《墨子》更像是战国时期的百科全书,全面记录了墨家思想的精髓。其最具代表性的思想便是“兼爱”和“非攻”。“兼爱”的完整表述是“兼相爱,交相利”,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爱护与利益共享,避免无谓的牺牲和战争。而“非攻”则意味着要求诸侯们停止彼此吞并和征战,允许小国存在,为百姓提供生存空间。

《墨子》不仅有哲学与政治思想,还有许多在当时的社会中极具前瞻性的观点,如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命等,它主张通过推崇贤人来推动社会进步,还提出了“巨子制度”,强调社会的运作需要规章制度来确保有序发展。墨家起源于劳动人民,他们通过团结协作完成工作,因此“巨子制度”的思想也便顺理成章地发展了出来。墨家始终关注平民的利益,提倡简朴的生活方式,反对奢华的风气。

《墨子》最令人惊叹的部分便是《墨经》与守城篇。墨经探讨了认识论、逻辑学和自然科学,涵盖了几何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学科,许多科学原理甚至领先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著名的“小孔成像实验”便最早出现在《墨经》当中。而墨子的守城篇则从小国的角度出发,详细讲解了如何防御外敌,这些防御器械和方法在后来的战役中被多次使用,成功帮助过宋国抵御敌人。

墨家思想广泛而深刻,但令人疑问的是,为什么这门可以与儒学并驾齐驱的思想却在历史的舞台上突然消失了呢?如果墨家没有消失,它将对中国的科技进步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汉朝之后,墨家彻底消失了,儒、道、法、墨四家学派中,只有墨家完全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墨家创始人墨子的事迹在《史记》中仅有24个字简短记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之时,或曰在其后。”墨家的消失原因多种多样,最普遍的解释是它触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墨家强调平民利益,提倡节俭与仁义,主张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挑战了当时统治者的政治理念。

然而,墨家的消失或许并非单纯是为了被压制,而是它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乱世中,墨家的思想为弱者发声,推动了社会的公平与变革。随着社会的变化,墨家的思想逐渐没有了历史的需要,最终悄然消失。有人猜测,如果墨家得以延续,或许会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更多卓越成就,甚至比西方国家更早进入工业革命的时代。但这一切,终究只是美好的想象。正如《圣经》所言:“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完了,当行的路我行尽了,当守的道我守住了,从此以后,自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记得软件图标怎么查(如何查找软件的图标)
beat365手机安卓版

记得软件图标怎么查(如何查找软件的图标)

🎯 07-08 💯 859
C语言 文件操作的头文件
数字365吉凶

C语言 文件操作的头文件

🎯 07-13 💯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