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看山顶如何架起百米高的大风车?

来来来~看山顶如何架起百米高的大风车?

风能是风速的3次方

风速相差1倍

风能相差8倍

一个理想的风场

风资源丰富、风向稳定

风能分布集中、破坏性风速较小

唯有地形、地貌、地质

气象、交通运输、接入系统

全部满足建设条件的区域

才能“当此大任”

东方电气木垒风电场

位于天山北麓

准格尔盆地东南缘

常年盛行偏西风

平均风速在4.5米每秒

具有良好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建成后年发电量达27亿度

可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3万吨

风电场多建设在山梁顶部

地势较平坦

利于大型吊车、特种车辆运输

确定了白色巨人们

“安家落户”的位置

浩大的

风电工程吊装作业即将开始

风机吊装节节高

风电工程吊装作业

是风电场建设中

极为重要且最具难度的一环

将上百吨的重型设备

吊装至百米高空完成合体

集超高和超重于一体

对建设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吊装作业前的

风机部件运输

就是需要克服的难关

特种叶片扬举车

叶片运输

需出动“专用座驾”

特种叶片扬举车

将“巨型叶片”举升起来

便于爬坡、转弯

该车辆还能控制叶片

扬起、摆动、旋转

躲避途中的树木、山体等障碍

塔筒运输

塔筒、机舱、轮毂

一辆辆运输车如同“蚂蚁搬家”

将各个部件平安送达现场

木垒风电项目风机

最大高度达121米

叶片长度110米

机舱重达150吨

是名副其实的“钢铁巨兽”

1250吨履带吊

建设者综合考量

山地道路、施工环境

选择1250吨履带吊

作为吊装主力

遵循“先下后上,先内后外”

安装原则

吊装作业正式启动

塔筒吊装

吊装塔筒时

由一大一小两台“兄弟”吊车

将塔筒竖直

在吊车和塔筒内工人的

默契配合下

风机节节攀升

第五节塔筒安装完成后

作业都要在120米高空进行

机舱吊装

风机最重部件

机舱吊装时

由地面施工人员牵引溜绳

控制设备在空中的方向

实现“四两拨千斤”

精准完成部位合体

叶片吊装

单个叶片重达30吨

直径3.3米

将巨型叶片精准插入轮毂

就像在高空“穿针引线”

建设者研发专业吊具

能保持叶片在空中的平稳姿态

实现扇叶与轮毂精准对接

吊车与高空作业人员

精密配合

将120根螺栓

通过扭矩扳手牢牢锁住

完成风机吊装作业

风力发电有乾坤

也许有人会好奇

风机转得这么慢

发电量真能满足使用?

实际上

风机发电量

不取决于旋转快慢

在叶片恒定转速下

叶片受力增加,功率就会增加

风机叶片越大,功率越大

相应发电量就越多

机舱内部

风机机舱内部藏着

齿轮变速箱

可以带动发电转子高速旋转

每分钟能达到约2000转

在3米每秒的微风下

叶片转一圈能制造约8度电

变压器

风机发的电并不能直接使用

需通过变压器

将低电压调整为

适合输送的高电压

大大提升输电效率

减少输电损耗

机舱散热器

不停工作的风机

会产生热量

若不及时散发

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机舱上的小方块内

装有特制的“小风扇”

能够将冷却液中的热量

传递给外部空气

冷却液降温后再为机舱降温

保障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一航“追风人”

全力以赴

用汗水和智慧

创造山地风电建设新速度

将清洁能源送入千家万户

素 材 | 管道公司

供 稿 | 赵 磊、关云涛

责 编 | 曹瀚文

校 核 | 许泽源

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