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结构化金融【宋光辉】
广东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4%,这个低于全国水平,拖了后腿。另外,广东做为经济大省,GDP占中国GDP的比重超过10%,可以视为中国经济的标杆与代表。从广东省的经济我们也可以得出重要的结论。
第一,当前中国经济主要受到房地产的拖累。
但是之前房地产的重要性如此之大,本身就不是正常的事物,房地产现在是回归本应的地位。幻想房地产能够重新回到原先的状态,是不现实的。也没有想到号称实体经济最为发达的广东,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速度竟然要远高于全国水平。
第二,房地产拖累已成现实且难以改变,要避免过快下滑对于经济的冲击,必须要有一块需求能够顶替,当前居民企业杠杆都高企,而中国政府的杠杆很低,有足够的能力加杠杆,但是加杠杆需要突破一些陈旧思想的限制,而且还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决策层面临压力。然而,中央政府不加杠杆,杠杆加的太少太慢,都会对于中国经济造成伤害。
第三,很明显,当前中国经济经济低迷,主要的原因是内部因素。
一直以来,有关于贸易冲突影响中国经济的说法,但是无论贸易冲突这些东西的过程如何激烈曲折,最终的结果却是外贸对于中国经济是正向的,而且也是中国经济当下少有的亮点。
正如广东今年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1.1%,再创历史新高所展示的那样。这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产业的竞争力很强和情况其实本来不会那么糟糕。
第四,中国一直以来被视为是世界工厂,出口很多都是由外资跨国企业创造或主导的,FDI可以看作是外贸的先行指标。近两年FDI出现下滑,预计未来出口(增速)或许将会下滑。叠加内需不足的影响,中国经济将承受更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下,中央财政加杠杆显得更加重要。至少,可以为中国的企业自己构建品牌和搭建全球性的销售渠道留出时间。
然而,中央财政到底会不会加杠杆呢?
单就经济来讲,加杠杆情况会不会变好,未来会怎么样不好说,但是不加杠杆,情况肯定不会变好,未来一定不怎么样,这一点已经没有什么争论。
那么到底是什么限制中央财政加杠杆呢?
-- END --
光辉金融俱乐部是结构化金融公众号主理人宋光辉创立的,旨在为热爱金融的金融人士与企业家群体提供交流合作的公益性质的平台。宋光辉在结构化金融公众号撰写原创文章近千篇,目前已有关注人员20万,写作出版4本和翻译15本专业书籍,私域读者近2万人,遍布全国各地及金融各个领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