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唠唠,我咋把中船重工那28个研究所的排名给搞出来的。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
那天闲着没事,我就琢磨着解下国内船舶行业的一些研究所的情况,尤其是中船重工这块。大家都知道,这可是咱们国家船舶行业的顶梁柱。我就想知道,这28个研究所,到底哪个更厉害点,哪个在某些技术上比较牛。
我就在网上瞎转悠,到处搜集资料。这一搜不要紧,发现信息那叫一个乱。各种说法都有,什么“中国舰船研究院”、“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这些名字听着都挺高大上的,但哪个更牛,还是没个准数。还有什么“哈尔滨船舶锅炉涡轮机研究所”、“西安精密机械研究所”,光看名字,我这外行人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后来我就想着,不能这么瞎找,得有个章法。于是我就开始动手整理我找到的这些信息。我建个表格,把这些研究所的名字都列上去,然后开始一个个地去查它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成立时间,还有一些公开的成果啥的。这过程,那叫一个费劲。有时候,一个研究所的资料就得翻好几个网页,还得对比着看,生怕搞错。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研究所的名字特别长,有时候还容易混淆。比如说,有个叫“701所”的,全称是“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这名字,一不小心就容易记错。还有,像什么“十二所”在陕西兴平,是搞热加工工艺的,这信息也是七零八落的,找起来麻烦得很。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一番努力,总算是把这28个研究所的基本信息都给摸清楚。就是咋排名的问题。这可真是个技术活,不能光看名气,也不能只看成立时间,还得看它们在行业里的实际贡献和影响力。
我想想,决定从几个方面来综合考虑:
科研实力:这个主要看它们承担多少国家级的重大项目,获得多少奖项,发表多少论文啥的。
技术专长:每个研究所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比如有的擅长船舶设计,有的擅长动力系统,有的擅长电子设备。行业影响力:这个就看它们在行业里的地位,比如是不是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是不是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等等。根据这些标准,我开始给每个研究所打分。这个过程也是相当的复杂,需要反复地比较和权衡。总算是搞出一个初步的排名。
这个排名也只是根据我能找到的资料来做的,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毕竟很多研究所的具体情况,外面的人很难完全解。但是,通过这回实践,我也算是对中船重工这28个研究所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以后再看到相关的消息,也能有个基本的判断。
这回实践还是挺有收获的。虽然过程比较曲折,也花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最终还是达到我的目的。以后有机会,我还想继续深入研究一下这个领域,看看能不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咱们下回再聊!